本篇文章995字,读完约2分钟

记者听取了广东省仁化县城口镇村民讲述的红军长征故事。

本报记者蒋摄

“这是红军扎营的街道。当时,虽然有很多这样的人,但他们纪律严明,秩序井然。这是红军的秘密联络站,这是红军经过的桥梁……”进入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红色文化评论员黄本洲介绍了该镇的红色故事。

一只瓷碗的故事(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从东到西,从北到南,城口镇几乎每个村庄都留下了红军的足迹。

1934年10月下旬,红军突破了对敌人的第一次封锁,向西升起了红旗。与此同时,红一、红三、红五、红八、红九军团和中央纵队先后从江西崇义经过仁化长江、城口和红山。从城口到铜鼓岭是红军主力的必经之路,敌人的封锁是最严密的。

一只瓷碗的故事(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经过对城口镇的突然袭击和铜鼓岭的血战,红军成功地突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封锁,为继续前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脚下,是铜鼓岭战斗开始的地方。两天一夜,140多名红军战士在战火中丧生。战斗结束后,有几筐炮弹供当地人上山。”在铜鼓岭红军烈士纪念公园,黄本洲讲述了悲惨的历史。

一只瓷碗的故事(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但在红军经过前后,它留下了许多温暖。其中,一个瓷碗的故事,体现了先辈和孙子辈对红军的特殊感情,在这里广为传颂。

1934年冬天,一群特殊的客人来到张在城口镇东坑半山村的家。

"我们是路过的红军,想在你家过夜."由于是当地导游介绍的,张的父母给他们送来了米饭和蔬菜,煮了饭,洗了衣服,还医治了一位受伤的红军排长,他姓徐。伤愈一个月后,排长徐为了赶上大军,把一只瓷碗留在张家里,约定革命胜利后再见面。但是这次,我没有等到送碗的红军回来。张,11岁,现在已经将近一百岁了。

一只瓷碗的故事(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80多年过去了,原来包碗的红布已经破了,但这只瓷碗在张的家里仍然保存得很好。

张的女儿孟日娇说:“我妈妈过去常常给她的曾孙们讲这个故事。虽然她在过去的两年里耳聋,她经常提到这个碗,并说她必须保持它。”

红军碗读红军,红军街留红军,红军桥送红军,红军纪念碑献红军……红色是城口的底色。虽然这段历史已经说了很多次,但黄本洲每次都很感动:“村里的老人经常说红军过去打得多么英勇。我们可以活在今天的美好日子里,必须心存感激和珍惜。”

一只瓷碗的故事(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站在铜鼓岭的红军烈士纪念碑下,抬头望去,山上的红军战斗雕塑、高耸的纪念碑和战壕似乎诉说着光荣的岁月。回首往事,这个蓝天绿树的古老村庄宁静祥和。这正是题词上的句子:“如果你有更多的牺牲的雄心,英雄将用更好的血液铸造一个新的天空。”

一只瓷碗的故事(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人民日报(2019年6月25日04版)

标题:一只瓷碗的故事(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