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530字,读完约21分钟

戴煌愉快地看着自己以前的报道,给记者讲了其中的小故事。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口述史第十五期

■口述者简历

戴煌:新华社高级记者。 本名戴潦霖。 江苏阜宁人。 1928年2月出生,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7年就任新华社记者,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和越南抗法战争的报道。 1957年,“反对神格化和特权”等论点被认为是“右派”,人生遭遇了各种苦难。 1978年第十一届第三中全会前夕获得“修改”回归新华社。 半个世纪以来,尽管封了长达21年的笔,还是发表了很多作品,为别人平反昭雪和贪污官员的暴露倾注了巨大的心血。 有《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胡耀邦和平反冤罪事件》《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史》《面对人生》等作品。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我如果当时在会议上谈论两个中心的话,我的稿子里只说一个中心。 然后再加上你刚才对我们说的话,新华社有人会把原稿搞乱,说这不符合信息的真实性。 是吗? 会议信息是会议信息。 今天在家说话要做别的事。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他(胡耀邦)很为难,走来走去地想。 我想他是不是不高兴了。 自古以来我们党的领导人一句话也没说,我伤害了他的面子、自尊心吗? 结果他走了好几趟,停下来说:嘿,你说得对! 他是这样的态度,我觉得这样的人在我们党内很少见,我决心积累关于耀邦的材料。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戴煌

煌蹲在桌子旁边,一字一句地写着:“我感觉孙中山不叫‘万岁’。” 他是记者,写作,反对他一生的习性——“神格化和特权”也是他不改变志向的信念。 八十岁的他下垂着,走路需要拐杖。 但是,这双手握着笔的时候,也有使特权者害怕的力量。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在自己家的客厅里,接待了很多慕名来访的访问者,他自己遭遇了长达20年的冤案,九死一生,经历了劫机。 他目睹了某个时代的荒诞,也成为了新时代重建的参与者。 在国家通讯社,中国传媒界没有人像他那样终生致力于冤案的平反报道和行动。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30年前,在胡耀邦等人的主导下,全国性的平反冤罪假事件的员工开始了。 史书中把这段历史的转变形容为“扰乱反正”。 国家政权开始了重建合法性的努力。 其间,林林总总的现实利害计算不可避免。 但是,旧时代无处可逃,谢幕后被深埋。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过去的冤案还没有完全推翻,现实中产生了新的不公平。 怀着正义感的戴煌,越来越感到自己的谦虚和无能,他不能太改变这个社会。 但幸运的是,更多的阿布开始出现,他们监督着这个国家的前进。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当时不知道这是“阳谋”

开始抓住右派,领导说党内同志会继续“释放”,所以我提出了反对“神化和特权”的意见。 结果新华社宣布:“总公司在反右取得重大胜利,戴煌被揭发。”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我从小读私塾,姚影卿写对句让我背对背。 句子不论长度都精,语言不太高。 1944年,我16岁,参加了新四军,很快又入党了。 我积极响应了“全党做报纸”的号召,同年年末成为了报纸的“积极通讯员”,次年成为了“模范通讯员”。 报社的一位前辈经常跟我们说话,“让我们多次说真理,主持正义说实话,维持史实说实话”。 所有这样的教诲,我都记得一辈子。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我非常憎恨国民党的“一党、一领导人、一主义”,充满了自由民主的理想。 当时共产党、毛泽东也是这样呼吁打破一党独裁的。 1947年,新华社苏北前线分公司成立,我从苏北文工团调到前线分公司当军事记者。 在苏北盐城,和士兵们一起和敌人刺刀,死的人变多了,土围子外的战壕里充满了血,血流成河。 我幸运地生还了。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朝鲜战争时,我写完救助罗盛教舍己人的报道后,采访了金正日的母亲金正恩淑,他说:“必须在该校的教员和学生面前记住10月革命的光辉。” 我相信斯大林。 1953年3月,我去采访了以许世友为司令官的三兵团。 我突然听到斯大林去世的消息。 我们站在斯大林的遗像前哭了。 这样伟大的领导人和领导人去哪儿了呢?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1956年春,在新华社的一次小会议上,我听到秘书传达了朱总司令官带回的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 我个人迷信,个人崇拜的情念大大弯曲了180度,而且彻底否定了斯大林。 毛泽东的个体迷信也产生了否定的态度。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因为有这个思想的转变和我在哪里看到的特权现象很多,所以在1957年呼吁整风鸣放的时候,我在想问题在哪里。 我开始抓右派了。 彭真开始在很多共产党员面前说话。 我们党内的同志说必须继续释放。 门外的“反右”是“反右”,门内整风是整风,也就是说错了,不会混淆党内同志和社会右派。 但是我们以为那是真的,还不知道那是阳谋。 党内一点同志正常“整风”的时候,我开始发言,提出了反对“神化和特权”等观点。 认为没关系的结果,新华社社长兼《人民日报》总吴冷西在新华社全国系统的电话会议上宣布:“总公司在反右取得重大胜利,戴煌被揭发。”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1958年,我和有点右派被安置在北大荒劳动。 漫画家丁聪、书法家黄苗子等人和我一起在850个农场的云山畜牧牧场,吴祖光、丁玲等人在853个农场。 80农场右派本来很多,摘了两次帽子后,还剩下3400人。 每300人中就有近1/10死了。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我身高1.78米,去北大荒前体重196斤,水肿两次后只剩下82斤。 在那里呆了2年8个月,体重过了一半,居然能活着回来,真幸运。 1960年冬天回来后,你不能当记者。 请加入新华社的资料小组,根据资料写一个小复印件让我发表。 签名为“资料员”。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相反刚被“重新批评”

1962年国庆节,新华社让我举着大红旗走在队伍前面,通过天安门广场。 还没到11月,新华社就来了180度大转弯,我要说好几次“反党角度”,对我进行“再批评”。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1962年初,有000人举行大会,情况有所好转。 刘少奇在大会上说,三年的灾害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毛泽东当时很不高兴,后来刘少奇说是“睡在旁边的赫鲁晓夫”。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刘少奇的话对右派非常有益,新华社很多老同志在学习班开始发牢骚。 新华社一共是96个右派,1962年春节前,新华社有几个人跟我说话,首先给了我平反。 稍微在同志的劝说下,开始写“这几年回顾我走过的路”。 后来,一共写了将近十万字。 另外,我重复了我的意见。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支部看了,总支看了,社党委也看了,看了差不多三四个月。 1962年国庆节前,社党委成员、国内部副主任跟我说了话。 说我受了这么多苦,还是重复自己的意见,好。 给我平反,他们还得组织人做调查。 好好配合他们,不要发牢骚。 在成为“右派”之前,每年的五一,11,我都站在天安门广场。 这次国庆节,让我举着大红旗走在新华社队前面,经过天安门广场,表达了对我的信任。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但是过了国庆节,还没到11月。 毛泽东传来了“别忘了成千上万的阶级斗争”、“打击一个人干的风”、“打击反案风”的指示。 新华社和我谈话的领导人,要“拥护毛主席的坚定角度”,做180度的大转弯,跟我说好几次“反党角度”,对我进行“再批评”。 1957年,吴冷西在宣布我是“右派”后,马上对我进行了批评,这次再批评很谨慎,做了半年的准备。 从1963年五一过后开始批评,批评持续了整整两个月。 每周,他们都会发出“批判戴煌简报”,不给我看。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1944年4月23日是我参加新四军的日子,他们特意选择了20年后的日子处置我。 罪是“多次反党的角度”,开了公职、劳动教育的两年。

北京南苑附近团河劳动改造农场劳动改造两年后,“文革”开始了。 新华社领导人吴冷西、邓冈、朱穆之等人都戴着高帽子在街上走,没有人管我。 劳动改造农场的领导命令我到劳动改造农场就业。 后来去了天津清河农场。 1969年又去了山西,在那里待了十几年。 那时的痛苦,一言难尽。 劳动改造前,我现在的伴儿刚和我结婚,在我被带走后的第五天,她早产了一个月,生了一个女孩。 她坐在月子的时候,一片肉也没吃过,只吃了一个鸡蛋。 我早产的女儿,四五岁的时候和院子里的孩子一起在家玩,都让她扮演坏人。 院子里的大姐姐一洗完就把脏水洒在我家。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1958年去北大荒劳动改造后,我每月150元的工资变成了28元的生活费。 我负责很多侄子和侄女的学费,要给姐姐治疗肺病。 去北大荒之前,我没钱,卖了一支“派克”笔,拿到30多块钱买了点治肺病的药寄给她。 她吃了一个多月。 我到北大荒不久她就去世了,享年34岁。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我二哥戴作霖,“文革”时50多岁,牙齿不好,门牙掉了,语言不关风。 阜宁县沟墩镇干部陈理海表示自己角度坚定,认为他是大右派哥哥,必须迫害他。 那时,他批评江苏省党委书记江渭清,对我的二哥在这个城市的批评会上说:“打倒江渭清吧! ”他要求我喊口号。 他强迫我二哥叫,我二哥只好叫了。 明明喊着打倒江渭清,他们却马上停止了批评会议来抓“现行反革命分子”。 戴作霖刚才喊“打败江青”,江青是我们伟大的革命旗手。 把马上准备好的几十斤重的大铁块挂在我二哥的脖子上,上面贴着“打倒反革命分子的戴作霖”。 让他进城游行,每走三步就跪下。 镇上还没下跪,脖子就被铁丝勒住了沟,出血了。 从那以后,我的二哥病了,在“文革”期间去世。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大家的痛苦真像大海!

1978年元旦过去了,我在劳动改造队工作,左肋受伤,我轻轻呼吸也疼得不行,回北京过春节,顺便受伤,还有我刺激太深照顾精神分裂症的老伴。 每年的探亲假只有14天。 我在劳动改造队每月领32元的工资,不回劳动改造队就没有工资,但在北京度假14天后我不能回去。 幸运的是,我也成了右派的好朋友姚昌涂,徐颖夫妇。 他们受了比我轻的处分,但只降了级,每月有六七十元,几乎每月给我们发二十三十元。 这样,我们一家大小四口的人才就能勉强活下去。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右派反而只是“修改”

反右中的右派和“文革”受到迫害者的歧视。 右派没有被摆平,只是被纠正,不发工资。 “文革”被迫害的人都平定了,右派却回来了。 没有安定下来。 有些还在农村工作。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这个时候我到处访问了。 在越南和胡志明一起吃饭时穿的拉萨衣服变成了一件,不知道是拉萨的衣服。 我不能再穿了。 劳动改造队出的工作服又瘦又小,又破。 我穿这样的衣服怎么访问? 那之后我借了旧衣服。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访问时,我口头访问,没有写书面资料。 要求恢复名誉,重新做旧工作。 去全国政协的礼堂,那里的人说这个事件不是他们干的,让他们研究吧。 但是他们能研究什么? 统战部我也去了。 他们也说要研究。 我去了中组部。 中组部院子前面有接待室。 里面也有接待员。 他们说我们一定要研究,态度很好。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这时,即1978年春,统一战部、中宣部、公安部、民政部和中组部在青岛开会,讨论右派的平反问题。 结果,统战部、中宣部、公安部、民政部的人都说脱下大家的帽子,回去工作就行了。 不一定是平反的。 只有中组部部长胡耀邦派遣的代表和公安部副部长凌云不同意其他四份意见。 因此,派遣采访的《人民日报》记者于国厚也同意了中组部同志和凌云的意见。 但是,他们是少数,另外四份是多数,结果作出了决定,华国锋主席也同意大多数人的“脱帽子不是相反的”意见,把会议资料送到下面。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胡耀邦觉得这样不对:当时在呼吁人说话,为什么以人为敌? 胡耀邦这个身体是事实上要求的,他每隔三差五分给中央组织部的同志写一份报告,要求五份复会,中央不回答。 那时,中央已经传达了会议的情况,但还没有正式形成决定。 中组部要求一次向上打电话,写报告,重新开会,重新讨论。 这样隔了几个月,到1978年秋天,中央又在五个民族酒店开会,而且指定中组部的人为会议主席。 经过讨论,很多人同意了中组部的意见,一位领导说:“反右是对的。 只是扩大了”。 于是民族酒店会议后,党中央又通知全党,修正为右派不能纠正。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对于被“文革”迫害的人,包括邓小平,当时坚决主张平反,支付工资。 反右中的右派和“文革”受到迫害者的歧视。 右派没有被平定,只是被修正了。 不发工资。 “文革”被迫害的人都平静下来了,右派却回来了。 没有平反,有些还在农村工作。 当然,修改比脱帽好。 脱帽后不恢复党籍。 修改后恢复党籍。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在通知修改右派之前,新华社党组成员、国内主任杜导正和其他三人,一个人拿了20元,去我的小贫困房为我们处理生活困难。 他们大致知道右派要修改,但没有告诉我重新开始工作。 1978年国庆节前,新华社复验组的员工通知我,国庆节三天假期结束后,我就回去上班了。 10月4日,我回到新华社上班。 没有胡耀邦和这个修改过的文件,就回不了新华社。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不是每个人都“修改”了

我们五个人是新华社最先“修改”的。 不是所有人,包括我死于“文革”的哥哥,都被平反或修改了。 农村里的平反情况一团糟,谁给了你平反? ! 许多迫害者仍然成为官员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回到新华社,我先在资料组待了几天,又到了政治组。 那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平定彭德怀、陶铸和“六十一人集团”。 关于彭德怀的文案,由总政推广部和《解放军报》负责,陶铸和“六十一人集团”事件的文案由新华社撰写。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六十一人集团”的文案是唐贤美(秦基伟将军夫人)、丁文的两位女性同志和我采录的。 新华社的采访介绍信有规则,在某人后面加上括号表示他是共产党员。 我还没有恢复党籍,但在我的名字下说我是党员,我很高兴。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1978年12月15日,也就是三中全会召开前几天,我和李耐因所谓的“反党小集团”四个个体一起被“修正”了。 当时“修改”会场共有3400人,以新华社国内的人为主,其他部门也去了代表。 我们五个人是新华社最先“修改”的。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不是所有人,包括我死于“文革”的哥哥,都被平反或修改了。 农村里的平反情况一团糟,谁给了你平反? ! 许多迫害者就这样成为官员。 1980年,我去江西赣州采访李九莲事件,李九莲因被指控“恶意攻击英明领导人华主席”而被枪毙。 许多为李九莲指控冤案的“李九莲问题调查研究会”的成员也参与了其中。 监狱和管理人员比较好,所以带个信。 宋庆龄发出了一点指示,新华社也派我去调查这件事。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当时江西省正在讨论解决李九莲的时候,只有三个人不同意枪毙。 其中一人是江西军区的政委张力雄。 张力雄考虑到下面的抵抗很大,考虑到我的人身安全,我劝他不要住在他们赣州地委的招待所,他特别给赣州军区的政治委员会打电话,叫我住在军区干部的招待所。 我在江西赣州地委书记杜昭大闹,他认为杀了李九莲是对的,然后问我屁股坐在哪个长椅上。 我说我坐在党的长椅上,坐在实际要求的长椅上。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我的原稿写成内参后,胡耀邦发出指示,李九莲等人被平反了。 但是迫害她们的人都在台上,没人下车。

我伤害了胡耀邦的面子吗?

我提出意见后,他很为难,走来走去地想。 我想他是不是不高兴了。 迄今为止党的领导一句话也没说,我伤害了他的面子、自尊心吗? 结果他走了好几趟,停下来说:嘿,你说得对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我和胡耀邦有过唯一的接触。 1979年6月上旬,中纪委召开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胡耀邦当时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秘书长、中纪委第三书记,他出席会议发表了长篇演说。 去新华社现场采访的记者带来了很多资料,交给新华社政治集团组长,组长请根据这些资料写下这个信息。 写完后送到中世纪委员会的办公室。 我寄给了当时的中纪委副书记魏文伯,他说这里面有胡耀邦的话,必须给胡耀邦看。 他给秘书打电话说翟邦马上说:“是的,我也应该看。” 那时已经下班了。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那天晚上我们说夜班政治小组赵永西敲了我的门,胡耀邦晚上看稿子,第二天早上7点去他家,和他谈了编辑稿子。 第二天早上,我、赵永西和国内部的副主任一起去,想见他们俩都很崇拜的胡耀邦吧! 胡耀邦吃早饭来和我们说话,他说党的任意时间只有一个中心,但在中纪委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另一个中心,即以大力进行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也以整顿党风为中心。 两个中心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没有。 他说应该围绕四个现代化中心大力进行党风建设,反对腐败。 他说你能帮我修理这个吗? 我们三个人商量过了,会议简报和会议资料参加会议的人说看到了。 解散会议的人们带回去了,各级也看了。 如果在会议上谈论两个中心,我的原稿里只说了一个中心。 然后加上你刚才对我们说的话,新华社有人乱改原稿,据说这不符合信息的真实性。 是吗? 会议信息是会议信息。 今天在家说话要做别的事。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他很为难,走来走去地想。 我想他是不是不高兴了。 自古以来我们党的领导人一句话也没说,我伤害了他的面子、自尊心吗? 结果他走了好几趟,停下来说:嘿,你说得对! 干脆暂时不要发出会议的信息。 中南海每周召开北京政治局委员的例会,今天必须早点参加这个会议,无暇去中纪委讲话。 我今天在家对你们说的这些话对中纪委也有参考价值,你能告诉中纪委吗?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当时中纪委的常务副书记是王鹤寿。 我从老人那里采访了中纪委,所以和王鹤寿都很了解。 “那很好。 我去。 ”。 他和我们三个人一一握手,我要赶到中南海会议。 以后有什么问题我们再商量。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他是这样的态度,我觉得这样的人在我们党内很少见,我决心积累关于耀邦的材料。

内地出版社喘不过气来了

中央文联出版企业(现在叫中国文联出版社)之一和我说,他们早就想出版《胡耀邦和平反冤罪虚假案件》,现在在香港这么受欢迎,他们一定要出版。

1994年,《炎黄春秋》杂志社长杜导正给我写了胡耀邦,想想主题,《胡耀邦和平反冤罪事件》,我一口答应了。

我积累了很多资料,但还有很多事件。 我不理解。 还有很多事件。 所以,又采访了很多知情人,广泛收集资料进行验证。 一共采访了八个多月。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帮助我收集和复印了资料。 大约有200万字的资料,我才开始整理写作。 1995年11月,耀邦诞生80周年,《炎黄春秋》刊登了我写的一部分,接着也转载了《南方周末》等几十家报纸。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但是很难出书。 首先和我签订合同出书的是人民出版社,结果他们基本编辑了原稿后自己废除了这个合同。 后来,中央党校出版社的社长和一个人也来我这里,我把原稿交给了他们。 几十万字的稿子他们三天就编辑完了,后来出版社的社长对我说:“暂时出不去。 把我的原稿留在他们那里”等。 你等到什么时候?在那里给中央党校出版社带来了书的原稿,他们还很舍不得。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书的原稿接下来会送到新华出版社。 这家出版社帮忙退休的女同志孙维熙,请已经离婚的新华社前副社长冯健看了。 冯健晚上看,摄影大喜,说很好,建议新华出版社领导人早点出版。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镜报创立者、全国政协委员徐四民不知道从什么渠道知道了我的原稿。 他1997年春天来北京召开全国政协会议,住在北京饭店西边的贵宾楼,给我打电话,把书给他,问我想不想带他去香港出版。 当然。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同年9月发售了第1版,北京新华书店的内部书店也出售了。 书的价格是港币88元,传到大陆内部销售,150多元,居然抢走了。 所以1998年2月,香港又出版了第二版。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大陆出版社控制不住愤怒了。 中央文联出版企业(现在叫中国文联出版社)的曹利群和我说,他们早就想出版了。 现在香港出版这么红,他们一定要出版。 我认为,你们出版当然可以,但新华出版社已经打印了原稿,努力了,别忘了人。 他说:“那太好了。 两个出版社共同出版。 所以大陆出版的书是中央文联出版企业、新华出版社共同出版的,一下子印了15万册。 那是1998年5月。 盗版很多,我看到以后的心情矛盾,欢迎他们,网民越多越好。 但是我也很穷啊。 也需要稿费。 2004年7月,工人出版社又出版了修订版。 还有盗版。 我只能和它一起去。 总之,人们敬仰胡耀邦多次真理的精神。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决不能成为混世之虫

我对冤案的关注从未停止过。 很多人来访叫冤枉来我这里,他们找到我家,在这里过夜。 和访问者接触,我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我也想尽我的力量帮助他们。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1981年左右,我从政治集团到机动集团,无论我想做什么都可以做,没有人干涉。 我对冤案的关注从未停止过。 我接触到的访问者很多,很多人来访呼冤而来我这里,他们找到了我的家,在这里过夜。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1981年底,我采录了“文化大革命”中最奇怪的事件。 事件的主角是谢洪水,福建省龙岩县中正公社农民。 1966年10月,当刘少奇批评“叛徒、内奸、工贼”的声音被传开时,他成立了拥护刘少奇主席的“幸福会”。 很多人被杀了。 1992年,我写了《1992年代中国第一记者奇冤》。 另外,通过新华社的《内参选编》在中央反映了“记者殷新生受到无端迫害,郑州市检察院长期拖延的状况”……1998年9月,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面对人生——戴煌信息采访实录》,并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1930年,中国教育家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师范与这所学校刚毕业的学生进行了通信。 信中说:“拿着心来,连一半草都不拿。” 意思是全心全意为国为民。 这是共产党革命部队的很多同志当时确实认为“一心一意,连半草都没有”。 他们非常艰苦朴素,勇敢奋斗,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不惜生命。 后来我渐渐醒悟了。 而且,其他很多人带来了帝王的野心、个人名利的私心、晋升侵占人民血汗的黑心,带走了大名意大利和金钱的万双。 “反右”运动后,感觉官场上很多混乱的事件不清楚。

【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和访问者接触,我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我也想尽我的力量帮助他们。 想从心里抱正义,决不能成为混世之虫。

采录:本报记者韩福东实习生张磊寇震

照片和资料照片的翻印:本报记者杨长虹

调整:本报记者贾云勇

标题:【时讯】唯一一次接触促使我写胡耀邦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6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