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08字,读完约13分钟

1979年少先队员参观钟楼。

20世纪50年代初,国庆节期间从东大街拍摄的钟楼上挂着毛主席的巨大照片,门洞也没有封上。

1963年钟楼吸引荆新学生来拍照。

现在的钟楼。 记者尚洪涛摄

刘遵祖收集了钟楼各细节的照片资料。 记者尚洪涛摄

森林珍藏的景云表。 发行的辞呈

今天,本报改版后,新设栏“西安地理”与广大网民见面了!

首先需要证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地理”不是我们常说的地理学科,其意义非常广泛。 在这个新的布局中,我们以地理为载体,谈论文化,谈论历史,谈论逸闻,谈论风土人情,展示古代城市的文化基础。 接触过去,描绘现在,解开未来,领悟城市命运的变迁。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几千年的历史,不仅在西安这个充满风韵的城市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还留下了可回忆的各种民风民情,留下了津津有味的逸闻。 在这里,我们体验现场,用最真实的文案、照片,带网民到皇城的脚下,走进老街老巷,寻找老房子的民居,寻找各种类型的城市空间及其变化,它们在时间的快速发展中阐述命运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你可能对西安很了解,但我们告诉你熟悉陌生的东西,让你重新认识和触摸古城西安的味道和气息。

□记者张静职菌

钟楼耸立在古城西安的中心,是我们这个城市的象征性建筑。 但是,你知道吗? 其实最初建在西街,广济街的入口,但后来整体转移到了现在的位置。 关于钟楼,有多个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和传说。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一次容易住两个传说

对每个西安人来说,钟楼凝聚着一个艰难的情结。 对73岁的刘遵祖老人来说,对钟楼的感情更深。 18岁时毕业被分配到西安钟鼓楼保管所,担任文物保管员直到退休,从1953年到1997年保护钟楼,保护了44年。 44年,那一年的年轻人现在成了十岁孩子的爷爷。 刘先生自己也说不清楚,他接受了多少嘉宾,对钟楼的历史解释了多少次? 但是,关于钟楼还有很多不明之处,很多谜团至今还没有解开。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整体搬迁

现在钟楼在西安中间的东西南北四条街的十字路口,钟楼最初不在这里。 明洪武17年( 1384年),钟楼建成,位于今天的西街、广济大街口。 经过近200年,明神宗万历10年( 1582年)钟楼整体向东转移到约1000米,即现在的位置。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这次搬迁是原封不动的整体搬迁,搬迁的原因如《钟楼碑》所记载,明代建造钟楼时被习性心理所束缚,因此位于唐长安城的中心轴线上。 2世纪后,随着城市中心向东移动,城门改建,钟楼看起来越来越偏离城市中心,因此整体向东转移。 碑文说,移建工程除了重建地基外,木质结构的楼体都是原来的原件。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但是,关于这次整体搬迁的原因,人们更喜欢美丽的传说。 据说在万年间,关中发生了大地震,出现了无数死伤者,有妖怪之乱。 当时有名的道士高承之对知府说:“钟楼向东半里外转移到十字路口,地动一定会被清除。 因此,地上有几千年的鱼。 ”。 州长听后决定采用那个建议。 后来,州长和高承之一来到十字街门口,命令士兵用钚头挖地,四块大石头露出来,打开石棒,看到果实下面有深井,听到流水吵闹的声音。 不久,水柱从井里出来,对着天空,看到鱼头露在井外。 高承之走去用剑压住鳃鱼的头,让士兵用锁链锁住,然后把铁链和鳃鱼一起沉入水底。 知府征聘了5000名工匠,夜以继日地加紧修理钟楼。 从此钟楼高耸,鳃鱼被镇压在水底,再也不能发生妖怪异常了。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很多上了年纪的西安人,经常在钟楼附近的地面和钟楼的墙壁旁边听到,听到哗啦哗啦的水声。 记者为了向刘遵祖证明这件事,刘老说这样的传说很多,他读了大量史料,确认钟楼下面有口水井,民国初年周边居民在井里打水吃了,具体在哪个位置,西门洞东北的 刘老又申请上级挖这口井,但出于保护文物的各种考虑,没有挖。 关于水声,刘老解释说:“那不是井水的声音,是风从钟楼门口通过的声音,这是一个美丽的误解。”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景云钟的故事

名为“钟楼”,上面的“钟”是不能忘记的。 现在,挂在钟楼西北角的大钟已经不再起时报的作用,但每年节日都会响起,祝你平安。 刘先生告诉记者,钟楼上最先挂的不是现在的大钟,而是唐代铸造的叫景云表的大钟。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景云钟建于唐和宗景云二年( 711年),用于西街广济大街口的皇家道观景龙观(后改称为迎祥观)。 据说唐玄宗想在民间选举中杀死宫女。 圣旨一下,景龙观神父肖元裕来报告说景云表不响了。 玄宗很震惊,想了想后,意识到自己被上天激怒了,赶紧夺回了生命。 晚上,玄宗梦想着一个高三英尺以上的白胡子老人,自称玄宗的祖先,现在住在南山里,灵魂寄托在景云表上。 玄宗醒来后,派人去山上寻找,终于在大楼的展望台上听到仙谷的位置挖出了汉白玉的老子像。 玄宗把石像迎到兴庆宫,斋戒三天后去敲钟,景云钟的钟真响彻天空。 于是玄宗认为景云钟是神物,决定在迎祥观上建钟楼,在那里悬挂景云钟。 安史之乱,迎祥观和钟楼化为灰烬,景云钟也被废除。 到了明代钟楼在原地重建,景云表也再次登场。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后来钟楼转移,楼的样式大小没有变化,但景云表怎么也没响。 没办法,必须以1:1的比例仿造景云表,重建铁钟,也就是现在钟楼的这块表,但真正的景云表现在收藏在碑文博物馆。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没有着火。

去年参观北京故宫时,解说员的话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是纯木结构,所以故宫建成以来,多次遭到雷电袭击,故宫经常发生火灾。” 同样是木结构,钟楼的历史比故宫早,但记者在回顾钟楼过去的过程中,从未听说钟楼雷击,发生火灾。 刘遵祖表示,建国后,钟鼓楼修复过程中遭受雷击,发生了小事故。 因此,钟楼也意识到需要防雷,特意安装了避雷针和防雷网。 但是,迄今为止的数百年中,没有防雷设施的钟楼为什么没有火灾记录呢? 有火灾没有记录还是完全没有发生过? 刘遵祖说这是钟楼的另一个谜。 “碑上说,钟楼在清干隆年间受到了很大的修理,从里到外都修理过。 是因为发生了火灾吗? 我查了很多资料,但没有这方面的记录。 但是,我感觉不是火灾的原因。 根据资料,因为钟楼上没有火灾的痕迹。 ”。 据陕西省防雷中心专家杜建忠介绍,雷击是点对点的,具有偶然性,钟楼不是雷击,只能解释为“偶然”。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钟楼建成600年了,没有遭受过毁灭性的打击,“文革”之所以能活下来,有人说是因为钟楼“风水”好。

各种用途

钟楼第一次建成时,最大的作用是时报。 但后来,它有助于各种用途。 在辛亥革命中,钟楼改为了曾经建立过清军阵地的1927年西安历史上第一家家电电影院的天文馆。 抗日战争年间是“气象台”和“警报台”。 解放前是秘密监狱。建国后曾经是举行国庆节游行和大会的阅览台。 西北大学家族院的吴老师于1950年来到西安上学,他说:“解放之初,每逢五一、国庆节的检阅游行和大会,人们都以钟楼盘道和四条街为会场,钟楼以张灯彩排为主席台和观礼台。 ”。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西安的心脏饱尝了盛衰

据说来钟楼就能到西安的心脏。 每天,沉默的地面面对车水马龙的繁华街道,迎接着色彩斑斓的人们。 但是,我还记得她以前的风景和沧桑 ……

参观总理

“我第一次看到钟楼是在八十九岁。 当时的钟楼真大啊。 但是有几个国民党士兵驻扎在上面,情况很激烈,我爬不上去。 那是1943年……”刘遵祖老人这样想起。 当时的他连想都没想过,没想到自己的一生和钟楼结缘,朝夕相处了40多年。 从18岁的风华正茂到73岁的古稀之年,到1994年从钟鼓楼保管所退休,仍发挥余热,默默整理资料,为钟楼倾注心血。 1954年刚从西安师范学校毕业,由上级文教局分配到钟鼓楼保管所。 “当时钟楼还没有对外开放,单位对两名员工,我负责接待、清洁、测量、资料整理,有接待任务就当解说员。 ”。 当时来西安的领导人和外国客人参观钟楼,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彭德怀、贺龙、陈毅等在钟楼留了脚。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20世纪50年代,对刘遵祖保护钟楼几十年的平凡琐碎日子来说,无疑是他人生中最光荣的时刻。 “1955年,周总理和陈毅一行参观了钟楼,安排了我的接待。 放下电话兴奋地走向钟楼。 消息太突然了,我必须在他们到达之前做好准备。 周总理们一行绕钟楼一周,上楼看西安的市容风貌。 后来朱德也来西安,点名参观钟楼,我有幸能看到朱老总的风采。 ”。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荒芜荒芜

“天气很暗,大字报满墙,从楼梯到钟楼的整个底座都贴了一层。 看起来像千疮,上面的裂缝能识别清楚。 钟楼道,东西南北四条街又窄又窄。 》这是“老西安”宋先生13岁时对钟楼的印象。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当时是10年的大灾难,刘遵祖说:“管理7、8个同志白天上楼值班,晚上关门和窗户。 遇到红卫兵推广钟楼的重要作用。 很多人害怕钟楼,十年的大灾难终于平安无事。 ”。 那时的钟楼是镇上正确的最高建筑,是周围几十里中唯一这座楼最雄伟的。 当时的人们绝对无法想象霓虹灯、招牌、广场、景观灯、今天的繁华街道。 “南院门有世界大药店,东大街的南柳巷口有市场,钟楼的东南角有食品店,还有西安饺子馆。 西北角有卖旧衣的店和泡馒头馆,好像被称为一楼。 可数的建筑物只有这几栋,剩下的都是矮平房。 ”。 刘遵祖对记者说。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开门迎客。

时间到了1970年代,当时要求钟楼开放的呼声很高,但有关部门需要论证开放的可行性。 刘遵祖对钟楼的爱护程度超过了自己,他开始有点恐慌,越来越多的部分心碎:基座的一部分太旧太脆弱,受不了很多游客的重量、振动。 他更担心人为的破损。 “当时很多人都很担心呢。 我认为很多汽车废气被排放到空气中,很多行人在街上行走,不会影响600多年风雨交加的地面文物。 ”。 有点疼,但出于让更多人知道钟楼的想法,钟楼还对外开放。 那一年是1984年。 后来更多的游人登上钟楼,敲钟,看着越来越繁华的西安大街……现在20多年过去了,钟楼不仅没有坏,而且越来越金碧辉煌,越来越美。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55岁的马祖印家十几岁的人在钟楼脚下扎根了300多年。 马祖印说:“我出生在钟楼脚下,长大,结婚生子。 开放钟楼后登的游人很多。 儿童服装店、新华书店、钟楼邮局、平安市场、电影院、解放市场相继开放,一切都变得通红。 大家都喜欢去这些地方转转,在那个物质比较匮乏的时代这里是购物天堂。 ”。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数字时代钟楼的情结

古老的钟楼在21世纪开始闪耀,开始闪耀。 周围的一切都随着时间推移而移动,钟楼依然作为西安的象征性建筑,站在城市的最中心。 周围有广场的华灯和街上闪耀的霓虹灯,钟鼓楼下有拥挤的人们,青春的笑容。 工作日,钟楼是时尚购物中心。 平安夜,钟楼是80后、90后狂欢的中心……。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地下通道

钟楼脚下摆出“快照”摊位的李师傅今年44岁,他的职业该怎么表现? “我拍了钟楼的照片吃饭,”他说。 13年前,他在钟楼脚下做了一个快照摊子,和无数外国游客拍了钟楼的照片。 他没想到自己在钟楼下已经十三年了。 但是,通过拍钟楼的照片,李师傅除了养活基本的家人外,还为女儿有一些余钱。 因为是第一次接受采访,所以他幸福地笑着说:“我也是以推广西安的形象,为推广钟楼做出了贡献吧。” 十年来,他每天从南郊居住地赶到钟楼“上班”,当时还没有现在的地下通道。 “几年来,我从南街坐公共汽车到西街,只能从大街通行。 我经常搬很多照片、器材、样品,在路上和汽车自行车争,其实看着很危险。 到2003年政府建成了现在的圆形钟楼通道。 现在我去哪条街都方便,而且还有电梯。 搬运行李也方便省力。 ”。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景观照明

在建委工作的黎先生告诉记者,20世纪90年代末钟楼没有花坛,棋盘路没有扩大,4条街堵车是常事,还没有打通。 没有钟鼓楼广场,周围的屋顶上排列着招牌,与钟楼的景观不协调。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在他眼里当时钟楼没有现代化的气息。 特别是夜幕降临,与现在钟楼的金碧辉煌、通透明亮相比,当时的钟楼是“光秃秃”的。 “当时没有像现在这样华丽的景观照明。 只有钟楼底座下面的照明灯,晚上是半黑的状态,只能看到大致的轮廓。 今晚,钟楼的廊柱,甚至细节都能看得很清楚,连周围广场的景观灯的形状颜色都很讲究,这对钟楼整体形象的提高,产生了质量的飞跃。 "。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地铁不通了

刘遵祖的弟子李保怀在钟鼓楼保管所工作了十年,几乎接触到钟楼的每个角落。 他说:“我不仅用手摸过,更用心摸过。” 钟楼的所有裂缝他都熟悉心灵。 2007年,地铁开始建设。 李保怀也相信现代科学技术,但考虑到这十年爱护的大楼,受到地铁运行时的震动,他总是有点不安。 从地铁会议回来后,李保怀说:“大家用地下巨大的混凝土灌溉的“箍”,把钟楼的“箍”放在中央。 这样可以减少地铁运行时的振动,对钟楼更安全”。

【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钟楼记录了西安沧海桑田的历史,铭刻着西安人心中的悲怆和骄傲。 随着鼓楼早上的昏迷,与西安的四门遥相呼应。 钟楼站在这个城市的中央,与西安人一起迎接未来。 (本版图像除签名外,还提供给钟鼓楼保管所。 )

标题:【时讯】西安钟楼的前世今生(图)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6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