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70字,读完约6分钟

作者:时代财经·施恩泽

8月18日,随着深圳地铁6号线和10号线的开通运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有鹏也在会上介绍了深圳空房规划的最新思路。

王有鹏表示,到2035年,深圳将建设1300多公里的轨道交通,包括地铁、有轨电车和城际铁路,覆盖城市的所有区域,形成一个高效的交通圈,市民出门10分钟就可以上火车,30分钟就可以到达城市,一小时就可以到达周边城市。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事实上,深圳的“雄心”不止于此。为了建设深圳都市圈,如何合理规划连接五大城市的交通,如何有效配置未来各地区的资源,是该地区居民迫切关注的问题,这也符合“想富先修路”的理念。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7月中旬,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高级工程师马向明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深圳与周边地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交通一体化。在他看来,交通一体化是打破区域一体化游戏的关键。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8月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了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计划。根据规划,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重点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目标是“一小时城市轨道交通圈”。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早在2019年11月,深圳市交通局就在《深圳建设交通强市示范行动计划(2019-2035年)》(以下简称《计划》)公开征求意见稿中宣布,到2035年,深圳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关晖核心地区基本实现半小时直达枢纽。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由此可见,深圳未来将对自身的交通规划提出更高的标准。从2014年的“珠江东岸一小时通勤圈”,进一步细化为核心城市(深圳、东莞、惠)之间30分钟的互通。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高级工程师马向明认为,交通一体化是打破区域一体化局面的关键。(资料来源:pixabay)

对于深圳的交通规划,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董伟近日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深圳作为一个龙头城市,在未来的交通网络建设中,应实现多层次的轨道网络规划和布局,推进全国铁路网、城际铁路和城市内部铁路网的一体化。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首先,在国家铁路规划方面,深圳发布的《规划》指出,要规划一条新的高铁走廊,到2035年,深圳与泛珠三角地区主要城市的高铁直达率要达到90%。

深圳下一步努力的重点将是区域交通网络。“深圳应该逐步将公路交通建设成为以城际铁路为基础的通道网络。”董伟透露,目前每天从深圳到东莞和惠州的城际列车约有130万趟。根据该计划,到2035年,旅行次数将增加4-5倍,然后将达到每天600万次。“要实现如此大规模的城际交通,单靠陆路交通显然是不够的。”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规划中还提到,深汕、深惠等对外高速公路已接近饱和,难以支撑深圳在粤东、粤西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为此,深圳应该大步迈进轨道交通时代,强调交通的公共属性,即实现一种通过城市内公共交通出行的模式。“也就是说,城市内部的公交服务应该实现正常的跨境运营。”董伟这么说。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有鉴于此,深圳在《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市绿色出行比例将从2018年的79%提高到85%以上,城市火车站10分钟步行距离覆盖的居民比例将达到70%。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事实上,要在晚上把城际轨道交通网络还给仁忠,深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跨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如深圳10号线东延至东莞凤岗,仍难以有效推进,深圳只有两条城际铁路,即广深铁路和广莞深铁路。《纲要》还指出,所有这些问题都导致都市圈轨道发展严重滞后。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马向明说:“快速和大容量的轨道交通是区域一体化的重点。”困难在于,在道路建设时期,只有几个城市需要协调修建道路,但现在进入了以客运为主的轨道交通时代,需要强调协同布局。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此外,董伟还强调,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十分重要。“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和不同的关键问题。深圳已经考虑向外扩张,但对于惠州和河源来说,首先要解决的是内部民生问题。这就需要一个有着更大视野和更高权威的城市来引领其他地区的发展。”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虽然深圳、东莞和惠山的联席会议制度已经做了一些安排,但董伟仍然认为,如果深圳能够发挥“召集人”的作用,建设效率将会进一步提高。“这样,整条线路的建设就可以保持同步,而不是每个城市都把自己修成一段‘断路’。”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由此可见,交通一体化无疑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起点。

但马向明也指出,这意味着深圳作为一个中心城市,承受着运营和财政补贴的沉重负担。例如,广州承担了广佛的城际地铁,弥补了前期的资金损失。

“此外,这也要求国家发改委在项目审批方面给予深圳进一步的支持。”马向明补充道。

交通圈的加快不仅有利于周边地区民生的改善,也有利于深圳、东莞和惠山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更有效、更合理的配置。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教授、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江林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东莞和惠州可以优先购买深圳的基础教育、医疗、消防等基本公共服务。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很难完全购买,我们也可以考虑在东莞和惠州的一个特殊地区购买深圳的公共服务,比如东莞的滨海湾新区。”江林表示,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深圳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方面的优势,还可以率先检验深皖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整合与发展。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他还表示,这一安排需要在制度层面进行一些创新。例如,《消防法》的相关规定要求一级地方政府拥有自己的消防队和相关设备。“这项规定能否根据大湾区建设的需要加以补充和调整?这也需要后续的制度创新。”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大湾区建设计划出台后,深莞惠三地竞争力减弱,合作增加。人才在深圳工作,在东莞或惠州生活,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地方政府尽最大努力解决人才的生存和生活问题。这是最好的状态。”江林认为,如果人才要素能够不受限制地自由流动,现有的行政壁垒自然会消失。

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在这方面,马向明还认为,如果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大深圳”都市圈能够实现,打破物理空之间的分离将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市场要素将自由流动。

有关本主题的其他内容,请点击以下链接:

最多?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特别报道

标题:五城区域交通一体化,推动深圳“大都市圈”融合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4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