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96字,读完约6分钟

[正文/观察员网专栏作家钟]

我们脑海中的抓痕:美国对中国和印度的看法于1958年在美国发表。作者:哈罗德·艾萨克斯和哈罗德·艾萨克斯(1910-1986)。

艾萨克斯1929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30年,他以记者身份来到中国,会见了史沫特莱和其他左派人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并回到美国。之后,他加入了《新闻周刊》,并作为战时记者被派往中缅边境。1953年,他加入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成为该中心的研究员。他写了九部专著,其中大部分与中国和南亚有关。1986年,在他死后不久,纽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他的讣告。这表明作者属于一个对美国社会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人,否则《纽约时报》的“死者传记”栏目不会给他一句话。

钟雪萍:“抓痕”的历史寻踪

在中国互联网上,虽然关于这本书的记录很少,但还是找到了一本,把书名翻译成了《心灵阴影记录》。这个标题反映了海外华人的诗歌能力。但是原标题的直接性,以及这本书的构思、内容和观点,确实与诗歌无关。

钟雪萍:“抓痕”的历史寻踪

令我有点惊讶的是,在中国近几十年翻译出版的大量书籍中,竟然没有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因此,虽然这是一本已经出版了60多年的旧书,但还是值得介绍的。因为在过去的60年里,那些美国人心中的“抓痕”从未愈合和消失。相反,正如作者所展示的,他们将随着美国政治的需要一次又一次地出现。

钟雪萍:“抓痕”的历史寻踪

当然,在许多西方出版物和“中国研究”的课堂上,这本书似乎很少被提及。然而,它仍然缺货。它表明,在某些角落,有些人仍在阅读它,例如,20多年来,我一批又一批的少数学生。

钟雪萍:“抓痕”的历史寻踪

各种版本的“抓图”,图片来源:网站截图,如易趣

《我们心中的刮痕》是书名的直译,以下简称为《刮痕》,长达400多页,是关于美国人对中国和印度的印象——“我们”。前半部分是关于中国,后半部分是关于印度。在这里介绍前一部分。

钟雪萍:“抓痕”的历史寻踪

作者打开书,指出任何“印象”都变得普遍,这与文化交流有关。(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通常是精英们有能力传播,也就是说,那些有地位、资格和资源的人能够影响人们。只有通过考察美国历史上这些精英人物心中对中国(和印度)的印象,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无处不在、有时会出现的“印象”的内在逻辑,它们对人们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反过来强化这些印象。作者生动地将这种印象称为“抓痕”,即被“抓”后的“痕迹”。

钟雪萍:“抓痕”的历史寻踪

这本书的重点是思考:这些印象——划痕——来自哪里?与美国本身的历史关系是什么?留下了什么不可磨灭的痕迹?我们为什么要反思它?

从1953年到1957年,作者采访了181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当时政府和社会各个领域的领导人,他们也是美国教育、宗教和政治的产物。用作者的话来说,这是一群“有代表性的”人物。稍微提一提,作者还提到这些人大多生活在美国东北部,美国精英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钟雪萍:“抓痕”的历史寻踪

因为他以前的工作(作为一名记者),他知道其中的大部分。正是因为这种关系以及作者保证书中所有的例子都将被匿名处理,这些精英人士才同意接受采访并接受作者的特别采访。这个难以复制的特性也是Scratch的独特之处。

钟雪萍:“抓痕”的历史寻踪

作者说他通常去门口采访。根据一系列预设的问题,他在面试中按顺序提问,没有讨论,没有例外。如果有必要,他最多只能问:你想法的基础是什么?

然后,基于访谈材料,作者梳理了受访者对“中国人”和“印度人”的看法。在书中,在隐藏姓名的基础上,按比例列出了他们的民族、宗教、工作和其他背景,包括他们的生活或工作是否与中国有关。根据问题的类型,给出一些被调查者的各种回答和解释的例子。一方面,它指出了各种答案是如何与被调查者的特定身份背景相联系的,另一方面,它指出,虽然许多人有不同的背景,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等等。

钟雪萍:“抓痕”的历史寻踪

Scratch的结构非常特殊。前60页由引号中的“简介”和“亚洲”组成。接下来的150页左右,标题是"中国人",接下来的130页左右,标题是"印度人"。最后,有大约30页,题为“一些思考”。关于《汉语》的150页由另一个“前言”和10个部分组成。关于印第安人的部分由“前言”和八个部分组成。

钟雪萍:“抓痕”的历史寻踪

“大前言”和“小前言”重复了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的一些想法,并给出了他自己的“研究”方法和解释。以下内容每次都从受访者的一般情况和他们的各种回答开始。然后,作者将受访者的回答与美国人对“中国人”(或“印度人”)看法的变化以及美国与中国(或印度)接触的不同历史阶段结合起来进行进一步讨论。

钟雪萍:“抓痕”的历史寻踪

关于“中国人”的10个章节的标题是美国人对“中国人”的不同“看法”:

“优于(我们的)人民”(上级人民)

“挨着(我们的)人”(下等人)

“中国佬,中国佬,中国佬”(这部分是关于在美国的中国人。在美国语境中,“中国佬”一词被认为与侮辱黑人的“n”具有相同的侮辱含义

“病房”(病房)

“有魅力的人”(有魅力的人)

“英雄复活了”(英雄复活了)

“倒下的英雄”(倒下的英雄)

“忘恩负义的可怜虫”(忘恩负义的可怜虫)

“觉醒的龙”(觉醒的龙)

与这些关于“中国人”的具体观点相对应的,是300多年来西方/美国与中国的接触史,尽管不是完全一对一的。它们如下,具体的年表也来自原文:

尊重的时代(18世纪)

《蔑视的时代》(1840-1905)(包括中国人在美国的“印象”)

《仁爱的时代》(1905-1937)

钦佩的时代,1937-1944)

“祛魅时代”(1944-1949)

《敌意时代》(1949-)

不言而喻,这些时代的每一个确定的词,就像上面列出的“观点”,反映了西方/美国人民的态度——他们头脑中的抓痕与同一历史时期的中国/中国人民没有什么关系。

钟雪萍:“抓痕”的历史寻踪

艾萨克斯认为,只有进入历史,从18世纪到19世纪到20世纪,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到各种看似矛盾的“抓痕”的来龙去脉及其历史原因。尽管作者没有提到这段漫长历史的性质,但它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性质是毋庸置疑的。包括种族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形成。

钟雪萍:“抓痕”的历史寻踪

1

2

下一页

剩余全文

支持独立新闻网站:观察者

标题:钟雪萍:“抓痕”的历史寻踪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