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8字,读完约4分钟

在这次“两会”中,老百姓高度关注的教育、医疗、房价、社会保障、垄断等热点难点再次成为高度焦点。

民生状况是如何考察社会财政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健康状况的基本窗口。 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财政状况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财政收入的增加远远高于gdp的增加,行政支出的增加远远高于财政收入的增加。

【时讯】国家亟需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在今年的“两会”上,10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经委员会委员张肖表示,2006年4万亿元预算支出中,支持国家机器运转支出1万元以上,经济建设1万元以上,包括科学教育文卫、劳动保障在内的总支出1万多元 虽然从1998年开始表示将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但在8年间,公共支出的比例没有上升,行政支出大幅上升。 去年“两会”时,全国政协委员任玉岭对此发表了强烈意见,称我国行政管理费用在25年内增加了8.7倍。 1978年,我国行政管理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仅为4.71%,而在2003年的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中,行政经费上升到19.03%。 从1995年到2003年,社会文教经费每年平均增长17.4%,8年上升了不到1个百分点。 行政经费增长最快,年均增长21.4%,8年上涨4.4个百分点。 从2000年到2003年,行政经费合计增加1923亿元,年均增加23%,大大超过同期gdp的增加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民生困境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一些地方,党政机关带头建设豪华楼堂馆所,大喝大喝,大量出国“考察”、“训练”、公共汽车泛滥,浪费和奢侈之风盛行。 我国政府行政支出占财税(含费)收入的一半以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我)经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表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万亿元预算外非税收收入和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国有资产收益游离于财政管理之外,不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这笔收支占国家财政收支的一半左右,令人吃惊(《新京报》3月8日)。

【时讯】国家亟需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蔡定剑在《发展真相》中表示,“日本196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395美元,从1961年开始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7142美元,一口气把美国 中国改革开放也30年了,生产了占美国30%的支出品,但工资水平仅为美国的4%。 而且,中国经济常年饱受生产过剩之苦,内需不足。

【时讯】国家亟需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现在的财税体制已经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后续无力倾向。 大量公司在资源性垄断和高税负的双重压迫下,不得不以控制工人工资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生存,公司开工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公司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

【时讯】国家亟需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2006年,中国gdp增长率为10.7%,税收增长率为21.9%,是gdp增长率的两倍以上。 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真相来看,它不是富有民众,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国富民贫”、枯竭泽捕鱼的特征。

【时讯】国家亟需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中国已经迫切需要自己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了富有人民的富民强国的梦想。 这包括两个重要的副本。

一是减免税金,特别要严格限制政府的预算外收支,通过体制层面的政府改革而不是管理层面的政府改革,限制政府随便收钱的权利。 税收法律和方法必须由财税部门一家阐述计算的方法结束,建立平稳公平合理的纳税人博弈机制。

【时讯】国家亟需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二是建立完全透明的公共财政体制,包括《公共投入倍增计划》和《行政支出削减计划》,以及人民代表大会严格的财政预算审议制度。 现行行政支出每年都要以一定的比例增加,提高行政支出刚性的方法必须结束,财政预算和政府支出必须完全透明,不仅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对全社会都要透明。 政府的所有支出都要公开到写字楼、车、电脑、吃饭、价格、在哪里买的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和民众的监督。 财政预算的报告太粗糙,只有几大块,不能让人大代表“看不见”和“理解不了”的历史持续下去。 人民代表大会要严格行使宪法权利,否决“看不懂”的报告。

【时讯】国家亟需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为控制环境污染而控制行政经费,制定可见的行政目标。 例如,每年减少2个百分点,公共投入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经过几年的努力,将行政经费控制在10%以内,使公共支出的比例符合国际水平。 这些都要公布在全社会,如果不能实现切实履行的目标,第一官员承担行政责任,直到从降级中去除乌纱帽。

标题:【时讯】国家亟需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地址:http://www.jiuxincar.com/jxxw/17225.html